《讲故事,学编程》——我的趣味编程启蒙课
KUBO的第一本《讲故事,学编程》我的编程启蒙课系列丛书正式出版啦!
本书以KUBO的TagTile®拼图式编程语言作为基础,和KUBO实物机器人配合使用的配套学习教材。课程基于无屏编程的理念,采用实物标签拼图语言设计,让学生们学习编程就像拼图一样简单。是低龄儿童编程启蒙的理想方式。
图书以汪伟民老师主编,中南传媒出版集团、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湖南省新华书店发行。图书共4册,适用于小学一至三年级学生分春秋两季使用,每学期课程配套使用一册图书,每册书包括16课时的内容。一课时能满足40~90分钟的课后社团或学校特色课程使用。
此外,图书还包含了丰富的线上资源包:每册图书配备16节线上视频课、16节课对应的课件、线上和线下教师培训、教师课程规划、活动地图等。
《讲故事,学编程》我的编程启蒙课系列丛书的特色:
通过核心编程,团队合作,勇于尝试和积极表达四个方面入手,让编程的学习不再是单纯枯燥的代码,而是充满趣味和挑战的特色学习。
1.核心编程
儿童学习编程不仅仅是掌握一种技术技能,而是学习一种在未来数字世界中成为创造者的能力。以更简单的方式,帮助孩子们掌握编程的核心知识和计算思维方式,更加直接的体验到编程带来的快乐。本课程基于实物编程和机器人协同的编程教学将抽象的东西(一种编程语言)转化为动手实践的过程,让孩子们将难以理解的事件和编程体验之间建立联系。课程体系基于 C 和 C++语言,与国际通用编程能力标准一致,无缝衔接Scratch 3.0 等有屏图形化。
2.团队合作
课程在每节课设置四种不同的小组角色分工,并对不同角色的基本职责进行约定。组长:组织协调,管理材料;程序员:制定路线,编写程序;操作员:拼接指令,验证程序;讲解员:讲述故事,分享成果。学生角色分配多变动,尽可能让所有学生尝试不同的角色。
3.勇于尝试
儿童早期的学习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了解,而不是基于抽象世界的经验。课程内容设计上孩子们可以在课桌上进行“物理状态的”编程创建协作,每一课设置有基础任务和挑战任务,鼓励孩子们不断尝试,不断优化自己的程序,进而提升计算思维。
4.积极表达
本书倡导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分享课堂学到的知识和发生的事情。通过自己简单的语言把一件事情讲清楚,让其他人也能听得懂,看似是将知识传输给了别人,但真正受益的却是自己。这种方式与国际公认的费曼学习法是相似的,当你与人分享时一定经过了自己思维的加工。
跨学科学习——教授编程,但不限于编程
跨学科学习是一种深度的协作学习活动,同时也是一种创新实践活动。本课程吸纳国内外相关教学的前沿成果,突出跨学科的核心设计理念,强调学科交叉融合,倡导学生基于生活情境中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运用多学科知识与技能来解决问题。例如在有些课例中,就融入了交通安全、习惯养成、垃圾分类等教育内容。
1.项目式学习--以场景划分主题,以故事切入学习;
2.图书中包含了不同的场景和主题,每个场景和主题讲述了不同的故事,让学生的编程的学习变得有趣生动,培养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创造性;
3.教学设计灵活,操作简单,任何学科的老师均可授课
本课程通过趣味性和多图画的方式展示学习内容,结合线上视频课和教学教案,任何学科的老师或无编程基础的家长也可使用本书引导学生学习编程。让编程教授变得简单易上手。
通过小组合作、勇于尝试和乐于分享等方式,全面客观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以评促教,根据差异化的评价结果,采用鼓励或引导、个别或全体等方式,针对性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体现“教—学—评”的一致性,发挥评价的促学功能。
编程学习已经成为未来的趋势,是孩子们走向未来数字世界的必备能力。
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中国将加大决心促进“科技自立自强”,大力推广人工智能和科技创新。而编程语言是科技创新中的一种基本工具,编程教育也是科技教育的基础之一,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方式。
2017年,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要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设置人工智能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地区已将编程带入了他们的课堂,编程教育也得到了大面积的普及。那么,学习编程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编程是通向未来数字世界的桥梁,而编程将成为一门未来的通用语言,是沟通人工智能技术的桥梁,更是培养人才的关键。儿童学习如何编程不仅仅是掌握一种技术技能,而是在未来的数字世界中成为创意和创造者的必备能力。较早获得成功经验将成为孩子们身份认同的一部分,让孩子们有机会知道自己是有能力的数字创造者,为未来做好准备。
更多关于本书的内容和购买详情,请向我们留言咨询。
想了解更多KUBO编程的内容,请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吧~